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2016 |
B型肝炎病毒在東亞地區之分子演化與親緣動態分析
|
Lin, Serena Y.C.; 林語蓁 |
國立成功大學 |
2009-07-16 |
B型肝炎病毒在連續接受核苷類似物治療時反轉錄酶區域的演化
|
詹勝凱; Jan, Sheng-Kai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4 |
B型肝炎病毒基因Core Promoter和Precore 區域之變異和肝細胞癌的關係:重疊病例對照研究
|
周怡均; Chou, Yi-Chun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8-07-31 |
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核前區突變及核心驅動子突變與肝細胞內核心及表面蛋白表現的相關探討 (新制多年期第1年)
|
劉俊人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1 |
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之病毒學特性研究
|
高嘉宏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4 |
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表面抗原t細胞抗原決定部位基因變異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病 程的影響
|
張美惠; CHANG, MEI-HWEI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2 |
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表面抗原T細胞抗原決定部位基因變異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病程的影響(1/3)
|
張美惠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3 |
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表面抗原T細胞抗原決定部位基因變異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病程的影響(2/3)
|
張美惠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4 |
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表面抗原T細胞抗原決定部位基因變異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病程的影響3/3)
|
張美惠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4 |
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病毒基因體變異與肝細胞癌發生之相關性研究
|
高嘉宏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3-07-31 |
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差異、HLA抗原和肝細胞癌危險性:縱斷研究(1/3)
|
于明暉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4-07-31 |
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差異、HLA抗原和肝細胞癌危險性:縱斷研究(2/3)
|
于明暉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5-07-31 |
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差異、HLA抗原和肝細胞癌危險性:縱斷研究(3/3)
|
于明暉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5 |
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與DNA濃度的家族相關分析
|
李意琇; Li, Yi-Hsiu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2 |
B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與e抗原陽性孕婦在產後e抗原消失之關連性
|
林鶴雄 |
國立成功大學 |
2011-07-21 |
B型肝炎病毒基因序列多樣性及共變異引發肝癌形成之探討
|
顏淑玲; Yan, Shu-Ling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4 |
B型肝炎病毒基因體變異在慢性B型肝炎急性發作的角色探討: 一前瞻性全長基因體研究(II)
|
劉俊人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5 |
B型肝炎病毒基因體變異在慢性B型肝炎急性發作的角色探討: 一前瞻性全長基因體研究(III)
|
劉俊人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3 |
B型肝炎病毒基因體變異在慢性B型肝炎急性發作的角色探討: 一前瞻性全長病毒基因體研究
|
劉俊人 |
國立成功大學 |
2010-07-07 |
B型肝炎病毒大表面抗原突變株在肝癌前兆病變之分子變化
|
楊瑞珠; Yang, Jui-Chu |
國立成功大學 |
2006-07-03 |
B型肝炎病毒大表面抗原突變株對beta轉型生長因子與受體之調控及其生物學意義
|
藍保欣; Lan, Bau-Shin |
國立成功大學 |
2004-06-19 |
B型肝炎病毒大表面抗原突變株的生物學意義:在肝癌發生所扮演的可能角色
|
王慧菁; Wang, Hui-Ching |
東海大學 |
2005 |
B型肝炎病毒大表面抗原轉殖小鼠在形成肝癌過程中先天性免疫反應之變化(III)
|
胡承波 |
國立成功大學 |
2018 |
B型肝炎病毒大表面蛋白定量檢測平台開發及肝炎治療評估臨床應用( II )
|
黃溫雅;鄭斌男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3 |
B型肝炎病毒大表面蛋白激活機制及其在肝癌患者的臨床意義
|
蔡弘文; 黃溫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