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政治大學 |
2011 |
「資訊社會」文獻之書目計量學研究
|
盧傳傑; Low, Chwan Chieh |
佛光大學 |
2004-01-01 |
「資訊社會之政治參與」
|
許仟 |
國立臺灣大學 |
1998-11 |
「資訊社會的政府、個人與電子商務:從國民卡計畫的省思出發」
|
劉靜怡 |
國立交通大學 |
2015-05-22T08:01:27Z |
「資訊社會研究十年回顧與未來展望2006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國際CIO學會台灣分會成立典禮」專題演講
|
小尾敏夫 |
佛光大學 |
2001 |
「資訊科技與政府治理能力之間關係的探討:一個文化理論分析觀點之提出」
|
張世杰; 蕭元哲; 林寶安 |
佛光大學 |
2004 |
「資訊科技與電子化政府治理能力」
|
張世杰; 蕭元哲; 林寶安 |
佛光大學 |
2001 |
「資訊科技與電子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一個文化理論的解析觀點」
|
張世杰 |
國立政治大學 |
2017-05-13 |
「資訊素養與倫理」數位教材第三版融入教學之學習成效研究—以宜蘭縣某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生為例
|
林宜隆; 林家瑜; 劉麗芬 |
淡江大學 |
2004-03-16 |
「資訊組織」研讀指引
|
陳和琴 |
淡江大學 |
2008-04 |
「資訊組織」這門課
|
陳和琴 |
國立高雄大學 |
2007-09 |
「資訊組織基礎班」講習心得
|
林玉卿 |
佛光大學 |
2002 |
「資訊經濟」對東亞經濟發展的影響初探之ㄧ
|
陳玉璽; Chen Yu Hsi |
佛光大學 |
2002 |
「資訊經濟」對東亞經濟發展的影響初探之二
|
陳玉璽; Chen Yu Hsi |
南亞技術學院 |
2004-03 |
「資訊經濟學」導讀
|
王春源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
2003-08-04 |
「資訊融入教學團隊」知識分享之研究
|
莊明廣; Ming-Goang Juang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2-11 |
「資訊隱私權保護的國際化爭議--從個人資料保護體制的規範協調到國際貿易規範的適用」
|
劉靜怡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2014-10-27T15:15:32Z |
「資賦優異」,這個品牌的價位?
|
高翠霞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
1998 |
「資賦優異學生降低入學年齡、縮短修業年限及保送甄試辦法」之制訂研究
|
蔡典謨;陳長益;李永昌; Den-Mo Tsai;Yung-Chang Lee;Charng-Yi Chen |
國立成功大學 |
2015 |
「資通-文史-觀光」跨領域無線行動導覽服務平台推廣聯盟( I )
|
黃崇明 |
臺北市立大學 |
2003-06 |
「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
陳國民 |
東吳大學 |
2013-07-31 |
「賢妻良母」:中國現代性別隱喻之跨文化言談分析
|
魏美瑤; Wei, Meei-Yau |
佛光大學 |
2003-12-06 |
「賦」美學探討系列之一-顧成詩「呈現」界域的存在深度
|
翁文嫻 |
佛光大學 |
1994 |
「質化與量化的評估途徑之比較研究,兼論其對政策分析之意涵」
|
吳瓊恩; 張世杰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2019-09-03T12:49:37Z |
「質疑作者教學法」 對高中生英文閱讀理解及寫作之影響
|
吳詩純; WU SHIHCHUN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2015-03-31T09:19:49Z |
「質疑作者法」教學對國中生讀後記憶、推論及回應問題的影響
|
劉又禎; 朱錫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