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試論「淮南子」中的天地人之道
|
陳兆珍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政治的假,文學的真--劉大任小說論
|
李進益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六朝雜歌題材類型論 -上-
|
洪順隆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史記」刺客的形象分析
|
羅敬之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附」波特萊爾年譜
|
胡品清輯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契可夫「伊凡諾夫」劇中的絕望與虛無主義
|
胡迪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The Teaching of German Attributive Adjective in the Textbook Moment Mal!
|
宋盛成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A Study on Korean form Words of Korean Translation of Hung-lou-meng
|
楊人從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The Education of Japa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Taiwan
|
中島清明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宿命論中的致命吸引力--湯瑪斯.哈代小說「黛絲姑娘」研究
|
徐盛華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
鄭錦桂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靈光和欲望:當代文學理論與媒體藝術--「馬友友的巴哈靈感」六組曲中之「追尋希望」個案研究
|
孫德宜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見字識音一、二問
|
胡潔芳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Franz Kafka's "Kleine Fabel" as Text in the Class of German as a Foreign Language
|
彭雅卿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The Desire of Power in Novels of Marie-Claire Blais
|
黃馨逸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現代臺灣與日本之文化交流--以美術交流為探討主題
|
徐興慶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汪精衛之死的商榷
|
陳鵬仁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評陳景彥著《二戰期間在日中國勞工問題研究》
|
陳鵬仁 |
國立政治大學 |
2000-03 |
Examin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Divided Government in America: An Analysi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
Wu, Chung-Li; 吳重禮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學生+老師=﹖--實習教師的角色認知
|
賓玉玫; 單文經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中國武術練氣的意義--形神合一與明心見性
|
李志明; 朴貴順; 陳重佑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不同人體肢段參數之重心動態性誤差研究
|
黃長福; 陳重佑; 陳帝佑; 劉宇; 李志明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2000-03 |
Producing Interoperable Queries for Relational and Object-Oriented Databases
|
Ya-Hui Chang; Louiqa Raschid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0-03 |
長跑選手無氧跑步能力判定法之比較研究
|
吳忠芳; 莊泰源; 林正常; 王順正; 林玉瓊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2000-03 |
Laboratory and Field Shear Wave Measurement at a Reclaimed Site in West Taiwan
|
Chien Lien-Kwei; Yan-Nam 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