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示项目 2313551-2313575 / 2314613 (共92585页) << < 92538 92539 92540 92541 92542 92543 92544 92545 92546 92547 > >> 每页显示[10|25|50]项目
國立臺灣大學 |
|
細花軟葉蘭屬(蘭科)之分類地位及其在台灣之新紀錄
|
蘇鴻傑 |
國立臺灣大學 |
|
更名
|
黃增泉 |
國立臺灣大學 |
|
台灣黏菌(十五):三種新紀錄
|
劉錦惠; 張仲豪; 陳雅芬; 楊馥鴻 |
國立臺灣大學 |
|
台灣維管束植物的組成、特有性及區系關係
|
謝長富 |
國立臺灣大學 |
|
台灣黏菌(十六):絨泡黏菌科的一新種及一新紀錄種
|
劉錦惠; 陳雅芬; 張仲豪; 楊馥鴻 |
國立臺灣大學 |
|
台灣產倒地蜈蚣屬(玄參科)訂正
|
謝宗欣; 楊國禎 |
國立臺灣大學 |
|
八種台灣新紀錄之毛殼菌
|
謝煥儒; 胡寶元 |
國立臺灣大學 |
|
台灣蕁麻科的新紀錄植物-火焰桑葉麻
|
許再文; 蔣鎮宇; 鐘年鈞 |
國立臺灣大學 |
|
台灣管狀孢子蘘真菌之研究(III):三種頭珠黴科新紀錄種
|
何小曼 |
國立臺灣大學 |
|
南中國海東北部及中部之鈣板藻
|
楊天南; 魏國彥; 陳俐陵 |
國立臺灣大學 |
|
鴛鴦湖保留區及司馬庫斯森林內台灣扁柏的族群結構與生長基質
|
廖啟政; 周昌弘; 吳俊宗 |
國立臺灣大學 |
|
有關纖細馬先蒿的註解
|
Husain, Tariq; Garg, Arti |
國立臺灣大學 |
|
西部喜馬拉雅山區之新變種:肢節蕨
|
Pande, P.C.; Pande, H.C.; Joshi, Pragya |
國立臺灣大學 |
|
苗栗野豇豆 (豆科) 花藥與花粉壁的發育
|
劉嘉卿; 黃增泉 |
國立臺灣大學 |
|
氣候變遷對台灣中部山區潛在植物型之可能影響
|
關秉宗; 黃任伯; 鍾年鈞 |
國立臺灣大學 |
|
紅樹林水筆仔屬 (Kandelia) 的托葉和葉片之形態
|
許秋容; 劉和義; 楊遠波 |
國立臺灣大學 |
|
台灣產霉草屬 (霉草科) 植物訂正
|
謝宗欣; 吳志昇; 楊國禎 |
國立臺灣大學 |
|
台灣接合菌紀錄 (III):兩種布拉黴屬(Blakeslea)新紀錄種
|
何小曼; 張鈴蘭 |
國立臺灣大學 |
|
霍亂沙氏桿菌細胞毒素P56 雙相調節老鼠巨噬細胞的生長
|
何國傑; 郭大璋; 張甘楠 |
國立臺灣大學 |
|
咬人狗、蝎子草和咬人貓葉部焮毛與相關表皮構造的比較
|
傅瀚儀; 陳香君; 黃玲瓏 |
國立臺灣大學 |
|
兩種鐵線蕨屬植物的粗抽取物和抽取的phenols之抗真菌活性
|
Piyali Guha (Ghosh), R. Mukhopadhyay; Gupta, K. |
國立臺灣大學 |
|
印度喜瑪拉雅山區黃蓍屬新種:Astragalus uttaranchalensis (Leguminosae-Papilionoideae)
|
Chaudhary, Lal Babu; Khan, Zaffarul Hasan |
國立臺灣大學 |
|
臺灣新歸化菊科植物—印加孔雀草
|
王秋美; 陳志雄 |
國立臺灣大學 |
|
《說文》、《釋名》中所反映的漢代方言現象
|
江敏華 |
國立臺灣大學 |
|
GeneNetwork: an interactive tool for reconstruction of genetic networks using microarray data
|
Chen, Bo-Ching; Liao, Chung-Min |
显示项目 2313551-2313575 / 2314613 (共92585页) << < 92538 92539 92540 92541 92542 92543 92544 92545 92546 92547 > >> 每页显示[10|25|50]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