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粒線體轉錄因子B2與腺苷轉位因子參與粒線體失衡之機轉及探討子宮頸癌放射線治療標的與預後評估指標
|
王博輝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開發荷葉抑制黑色素沉澱和改善慢性酒精性肝炎之產品(1/2)
|
王朝鐘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以微陣列分析高脂飲食誘導leptin receptor-/-小鼠致糖尿病性肝腎病變的miRNA traget與評估多酚調控miRNA改善糖尿病性肝腎病變的機轉及應用(1/3)
|
王朝鐘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利用動物模式探討阿魏酸、沒食子酸及菊苣酸對聽覺毛細胞之保護機制及應用性
|
楊建洲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闡明Pentraxin-3參與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肌纖維母細胞活性之分子機制及其臨床應用性
|
楊惠雯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洛神葉萃取物成份多重護腎之研究
|
林慧萱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職業性肌肉骨骼危害人因預防計畫實施現況與輔導評估(I)
|
林彥輝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退化性關節炎病人及中老年人之輔?Q10營養對發炎及肌力適能之探討:觀察與介入性研究
|
林娉婷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兒童癲癇的精準醫療:探討KCNQ2造成癲癇的致病機轉、基因型與表現型的關係 與利用次世代定序探討台灣可行性與經濟性的精準癲癇基因檢查
|
李英齊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剖析長鏈非編碼RNA linc-NeD125於口腔癌化中調控癌幹性及抗藥性之分子機制及其臨床意涵
|
李宣信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核仁fibrillarin蛋白質富含甘胺酸及精胺酸區域精胺酸甲基化的演化和功能分析
|
李娟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以幹細胞治療小鼠子宮內膜受損後的胚胎著床機轉研究
|
李茂盛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探討鉑類化療藥物誘導的周圍神經病變中免疫細胞介導的疼痛超敏反應機制
|
曾拓榮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探討人類微小病毒B19抗體對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和抗磷脂質症候群之致病機轉調控與轉譯醫學應用
|
徐再靜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子計畫:空氣污染物在城市環境與森林生態系統之間的時空交互作用III 成果報告:未達繳交期限
|
張士昱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以實證醫學觀點探討台灣男性多發性惡性腫瘤防治策略的多中心回溯分析:兼論與美國男性的差異比較(I)
|
張啟昌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新穎官能基-,微粒-,觸媒-LDHs吸附與催化破壞新興污染物抗生素chloramphenicol, oxytetracycline, ampicillin, trimethoprim:毒性與抗菌評估
|
張時獻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慢性疾病電子地圖的建構、HHT 雜訊改良與應用(總計畫暨子計畫一)(3/3)
|
廖勇柏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權力與權利的展演:場域、兒童參與表意決策權與家庭觀點研究
|
唐宜楨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從社會-生態、素質-壓力模式建構高功能自閉症受凌效應與受凌風險模型及班級霸凌預防性介入初探
|
呂信慧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結合組學技術建立家塵?致敏基因的輪廓: 作為減緩家塵螨所誘發氣喘的健康保健食品之應用
|
劉玉凡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台灣護理人員情緒勞動之預測因子及緩衝變項之探討
|
初麗娟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以病毒-宿主-環境交互動態模式結合成本效益分析評估疫苗使用影響
|
陳詩潔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Hemorphin 胜肽群之奈米小體來源性、純化、身份鑑定與雙螢光動態活性分析
|
廖文進 |
中山醫學大學 |
2018-08-01 |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中NEAT1促進肌纖維母細胞活化及間質轉分化之機制剖析與其臨床應用潛力
|
李育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