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超音波導引之手部治療即時智慧評估監控及生理回饋訓練模組化系統之開發( I )
|
郭立杰; 蘇芳慶;徐秀雲;楊岱樺;黃執中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探討與開發人類母乳寡糖與微生物相對母嬰健康與早期嬰兒神經發展影響之研究( III )
|
楊燿榮; 陳亭妏;呂廷璋;李建南;黃朝慶;齊嘉鈺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開發可運用超音波進行引導釋放之吲哚美辛(indomethacin)二硫化鉬奈米載體及其對於新生小鼠的開放性動脈導管治療效果
|
王玠能; 甘宗旦;王德華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整合奈米醫學與微小核糖核酸為自體顯性多囊腎病之精準治療策略
|
邱元佑; 鄭豐裕;曾進忠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早期的不良呼吸暴露會影響未成熟腦部發展-一個“肺-腦軸線”關係的研究:發炎與缺氧的影響( II )
|
黃朝慶; 林秋烽;陳瑞彬;古佳苓;郭呈欽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應用個人化RNA分子標記於發燒性疾病的診治- 以台灣疾病為實施例
|
沈靜芬; 謝旻玲;陳致嘉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探討甜味受體在調控血糖衡定所扮演的角色
|
吳泓璁; 歐弘毅;陳揚卿;李崇豪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糖尿病肌少症生物標誌之轉譯研究
|
鄭凱比; 吳泓璁;歐弘毅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研究三尖瓣迴流新的心臟超音波預後因子並發展機器深度學習與自動判讀
|
蔡惟全; 黃睦翔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探討五聚蛋白3對氧化壓力誘導的內皮細胞功能缺失及頭頸癌轉移的影響
|
詹世鴻; 陳炳焜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腫瘤內皮標記物(內皮拓酸蛋白)於心臟組織之表現及其病態生理功能之探討
|
李貽恆; 羅傳堯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提升大眾對失智症之認識及友善態度的計畫:量表之驗證分析、調查和失智友善訓練運用於金融業員工
|
古鯉榕; 洪素蘋;徐文俊;林軒竹;黃詩淳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NLRP3發炎體在嚴重軟組織感染的轉譯研究
|
陳柏齡; 齊嘉鈺;陳昌熙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膜結合型CD93在腹主動脈瘤中的角色
|
賴昭翰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發展微流體免疫測定整合平台快速檢測腹膜透析液生物標記以早期診斷與預防腹膜透析患者嚴重之腹膜硬化併發症(II、III)
|
曾進忠; 傅龍明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利用無線慣性量測組與呼吸調控輔助經皮電腦斷層導引穿刺技術
|
張超群; 連震杰;林佳瀅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2022年急性冠心症觀察性研究
|
趙庭興; 李任光;徐國基;賴志泓;黃金洲;王志鴻;謝宜璋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探討慢性腎臟病病人疫苗誘發免疫反應相關機轉之探討
|
張育誌; 謝奇璋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開發紡錘形卟啉基底奈米酶靶向血管壁進而自動產生氧氣並釋放攜帶的一氧化氮來逆轉肺動脈高壓的小鼠模式
|
甘宗旦; 陳維聆;李偉鵬;王玠能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BSL-3實驗室核心設施
|
柯文謙; 蔡佩珍;陳柏齡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開發新的定點照護產品來監測傷口中的重要生物標誌( I )
|
潘信誠; 鄭兆珉;陳文逸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口服抗病毒藥物清除C型肝炎病毒對體內短期與長期氧化還原平衡之影響
|
鄭斌男; 楊孔嘉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探討Maf1在乳癌致病機轉之特別性-中性脂質累積的調控
|
李國鼎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針對周邊神經壓迫性病變經電刺激調控神經發炎
|
陳思翰; 薛元毓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結合創傷後電刺激及間質幹細胞注射治療腦損傷之研究
|
王亮超; 蔡坤哲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重建下頷的成本效益分析
|
張子彥; 林宗瑩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解碼困難梭狀桿菌核醣型017-萬古黴素抗藥機制與基因體演化
|
柯文謙; 蔡佩珍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在肺癌合併肝轉移的病患中探討腫瘤生長路徑活化與腫瘤微環境對標靶藥物抗藥性的角色
|
蘇柏嵐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拆箱黑盒子,探索深度學習心臟超音波判讀的特徵以及其臨床預後相關性
|
黃睦翔; 廖弘源;劉秉彥;蔡惟全;吳承慶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食道癌化放療抗性之轉錄體機制研究及臨床應用分析-周邊血液轉錄體及癌組織的生物標誌應用於預測與評估食道癌化放療反應之臨床驗證( III )
|
張維倫; 林逢嘉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老年健康問題篩檢工具之發展
|
張家銘; 黃基彰;邱靜如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聚乳酸乙醇酸攜帶二甲雙胍-希樂葆對非小細胞肺癌的吸入療法:從晚期肺癌的聯合治療到早期肺癌的腫瘤微環境靶向治療
|
林建中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利以發炎性腸道疾病和肥胖探討微生物菌相與黏膜免疫交互作用和益生菌預防及治療的效果-探討腸道微生物菌相在發炎性腸道疾病與肥胖病人黏膜免疫的角色與功能性益生菌介入的影響( III )
|
莊喬雄; 陳振暐;李國鼎;蕭璦莉;徐瑋萱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生醫與醫材轉譯加值人才培訓-ANCHOR UNIVERSITY計畫(NCKU)
|
柯文謙; 邱士峰;蘇芳慶;紀志賢;張志涵;陳芃婷;葉明龍;沈孟儒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皮膚內的生物機械力特性以及對毛囊生長的調控( I )
|
楊朝鈞; 湯銘哲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男同志族群無症狀感染腸道病原與性傳染病:多中心分子流病調查與微菌叢分析 (重點代號L03)
|
蔡進相; 黃崧溪;湯宏仁;蔡佩珍;柯文謙;林綺英;李南瑤;陳柏齡;王竣令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MYO15A基因複合性異型接合突變之致病機轉
|
李苡潞; 蕭振仁;陳芃潔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研究MNAT1的訊息傳遞軸在多原發腫瘤的角色與機轉並評估其連結蛋白CDK7抑制因子在治療多原發口腔癌的潛力( I )
|
蔡森田; 吳梨華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以力量感測器輔助口腔肌肉訓練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應用3D影像分析評估成效
|
林政佑; 蘇性豪;洪菁霞;周鼎贏;林哲偉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探討存在於人類精漿中外泌體的ACE2功能作用及其對男性不孕的影響
|
鄭裕生; 楊尚訓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鄰苯二甲酸酯曝露, 荷爾蒙變化與氧化壓力在前列腺癌因果關係的分子機轉與前胸腺素保護的潛能( III )
|
蔡育賢; 蕭璦莉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氣候變遷下高密度都市複合災害之多面向風險評估與調適策略之研究-氣候變遷下韌性都市的健康風險與調適策略(子計畫二)( I )
|
施欣怡; 簡玉雯;宋紫晴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B型肝炎病毒大表面蛋白激活機制及其在肝癌患者的臨床意義
|
蔡弘文; 黃溫雅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腦部週細胞於糖尿病腦部小血管病變之機轉探討:腦部通透性之研究
|
孫苑庭; 舒宇宸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以多重實驗模式研究旋轉肌腱縫合手術後的血流影響、臨床表現以及力學強度
|
官法全; 蘇維仁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產前藥物預防肥胖母鼠所生仔鼠之神經發育異常
|
郭保麟; 陳韻雯;游一龍;阮振維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棘阿米巴與細菌之交互作用對阿米巴毒力與環境菌相的影響及其機制探討( III )
|
林威辰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探討凝血酶調節素在角膜及眼表面恆定中扮演的角色
|
黃奕勛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建置消化道癌症生醫資料庫發展專一性個人化癌症精準醫療( II )
|
顏家瑞; 沈延盛;蘇文彬 |
國立成功大學 |
2022 |
銅輸送蛋白在癌細胞可塑性與鐵依賴型死亡應用於癌症治療之角色探索
|
陳海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