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政治大學 |
1993 |
一九七九年以後中共條約法態度之研究
|
林東麗; Lin, Dung Li |
國立政治大學 |
1984 |
一九七九年以後美國對華軍售政策 : 決定因素及過程之研究
|
林文程 |
國立政治大學 |
1985 |
一九七九年以後美國對華軍售政策--決定因素及過程之研究
|
林文程; LIN, CNEN-CHENG |
中國文化大學 |
1980 |
一九七二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之研究
|
尹章華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
2007-03 |
一九七二年體制下日臺關係之再檢討—往制定日本版『臺灣關係法』目標前進
|
淺野和生 |
國立政治大學 |
1994 |
一九七五年以來秘魯外交政策的演變-內、外環境及其決策者抉擇之研究
|
張忠琰; Zhang, Zhong Yan |
國立交通大學 |
2014-12-12T05:09:28Z |
一九七五年國際海洋博覽會
|
楊英風 |
元培科技大學 |
1983-01 |
一九七五年英國對是否繼續留在歐洲共同體實施公民複決之研究
|
林錦鳳Lin, Jin-Feng; 陳元CHEN, YUAN |
元培科技大學 |
1982 |
一九七五年英國對是否繼續留在歐洲共同體實施公民複決之研究
|
林錦鳳(Lin, Jin-Feng); 陳元 |
國立臺灣大學 |
1980-12 |
一九七八年中美雙邊貿易協定之法律分析
|
王仁宏; Wang, Peter Jen-Huong |
國立臺灣大學 |
1980-06-01 |
一九七八年中美雙邊貿易協定之法律分析
|
王仁宏 |
東海大學 |
1989-11-00 |
一九七八年奧地利聯邦新國際私法總則編評論
|
陳隆修 |
國立政治大學 |
1979 |
一九七八年巴拿馬運河新約之研究
|
郭芳煜; Guo, Fang-Yu |
國立政治大學 |
2001 |
一九七八年後中共梯隊接班機制的發展
|
寇健文 |
國立政治大學 |
1986 |
一九七八年後中共經濟政策制訂過程之研究 : 鄧小平與陳雲個案研究
|
賴岳謙 |
國立政治大學 |
1986 |
一九七八年後中共經濟政策制訂過程之研究 : 鄧小平與陳雲個案研究
|
賴岳謙 |
中國文化大學 |
1998 |
一九七八年後兩岸箜篌發展之研究
|
陳淑菁 |
國立政治大學 |
1985 |
一九七八年美國文官改革法之研究
|
何思湘; HE, SI-XIANG |
國立政治大學 |
1984 |
一九七八年美國文官改革法之研究
|
何思湘 |
中國文化大學 |
1990 |
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九年臺灣所得分配變化之家戶大小及因素分解分析
|
陳逸玲 |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
1996-07-19 |
一九七和一九九七國際奧會會員國本屆大團圓 香港面臨中共收回五味雜陳
|
蘇嘉祥 |
中國文化大學 |
1986 |
一九七四年及一九八三年信用狀統一慣例有關海運單據規範之研究
|
張宗仁 |
中國文化大學 |
1985 |
一九七四年約克安特衛普規則與我國海商法共同海損章之比較研究
|
林素如 |
國立交通大學 |
2014-12-12T05:09:20Z |
一九七四年美國史波肯世界博覽會報告
|
楊英風 |
東海大學 |
1995 |
一九七0年代臺灣左翼啟蒙運動--《夏潮》雜誌研究
|
郭紀舟; kou, Jin Jou |
國立臺灣大學 |
1989-06 |
一九三0年代廣西的動員與重建
|
朱浤源; Chu, Hong-Yuan |
南華大學 |
2009 |
一九三O、四O年代上海流行歌曲之歌詞研究
|
林敏華; Lin, Min-hua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2-10-31 |
一九三o年代北京的象徵主義運動(II-II)
|
馬耀民 |
淡江大學 |
2000 |
一九三O年代台灣的國家認同
|
陳翠蓮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2006 |
一九三O年代的寧都翠微峰事件與政治宣傳
|
唐立宗 |
國立政治大學 |
2007.12 |
一九三Ο年代前後中國歌謠運動的「語文思維」與「共同體想像」——兼論台灣同期歌謠采錄活動的相關問題
|
周志煌 |
國立東華大學 |
2002-07 |
一九三○年代「婦女回家」論戰的時代背景及其內容—兼論娜拉形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
許慧琦; Hui-chi Hsu |
國立政治大學 |
1997-05 |
一九三○年代中國的糧食運銷組織
|
呂紹理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
2009 |
一九三○年代前後日本、中國與台灣的無產階級文學的理論旅行—以「文學大眾化」的論述為例
|
徐秀慧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1-12-31 |
一九三○年代北京的象徵主義運動(II-I)
|
馬耀民 |
臺大學術典藏 |
2019-12-27T07:51:02Z |
一九三○年代臺灣南管樂人潘榮枝的跨界與創新
|
王櫻芬(Ying-Fen Wang); YING-FEN WANG |
國立臺灣大學 |
1993 |
一九三○年代臺灣的美術與文學運動
|
顏娟英; Yen, Chuan-Ying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2014-10-27T15:31:03Z |
一九三○年代馬克斯主義論者對中國經濟恐慌的觀察(1930~1935)
|
李宇平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2014-10-27T15:31:03Z |
一九三○年代馬克斯主義論者對中國經濟恐慌的觀察(1930~1935)
|
李宇平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
2006-03 |
一九三○年臺灣儒學、墨學論戰
|
翁聖峰 |
國立政治大學 |
2017-01 |
一九三〇年代媒體再現的都會女性--從《命運難違》解讀彼時女性的日常生活與道德困境
|
新聞系; 王淑美 |
中國文化大學 |
1995 |
一九三七~一九四一年中美外交關係
|
游維真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3-10-31 |
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九年間象徵主義文學在中國的接受(II-I)
|
馬耀民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4-10-31 |
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九年間象徵主義文學在中國的接受(II-II)
|
馬耀民 |
中國文化大學 |
1984 |
一九三三─三六年日本對華政策之採討─以廣田三原則為中心
|
潘聰德 |
國立政治大學 |
2001-05 |
一九三三年的滿鐵改組案爭議
|
黃福慶; Huang, Fu-ching |
國立交通大學 |
2015-05-01T11:04:50Z |
一九三二,一九三七級友會
|
Anonymous |
國立政治大學 |
1993 |
一九三五年至一九四九年國共談判之研究
|
林慶南; Lin, Chin Nan |
國立政治大學 |
1975 |
一九三五至一九三九年美國中立法之研究
|
梁英斌 |
國立政治大學 |
1994-03 |
一九三五至一九四五年之國共和談:過程、爭議與中共策略
|
趙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