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 |
2012 |
「同志」的誕生:概念史視角下行為語意朝認同語意之轉型
|
李屹; Li, Yi |
中國文化大學 |
2015-12 |
「同志權益與性解放無關」?真愛聯盟事件中的同運含蓄政略
|
林純德 |
臺大學術典藏 |
2020-03-06T03:25:29Z |
「同志研究」開課記
|
朱偉誠; WEI-CHENG CHU |
國立臺灣大學 |
1997-11 |
「同性戀之憲法平等權保障—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Romer v. Evans判決為核心」
|
劉靜怡 |
臺大學術典藏 |
2019 |
「同文」情感空間、詩歌政治和社群文化—以玉山吟社為分析對象
|
黃美娥; MEI-ER HUANG |
國立政治大學 |
2009 |
「同文」的想像與實踐: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人謝雪漁的漢文書寫
|
蔡佩玲 |
國立屏東大學 |
2008/07/07 |
「同時性」在藝術表現形式之研究
|
鐘敏翠; Chung Min-tsui |
淡江大學 |
2023-10-20 |
「同理使用者」於語文能力表達課程中的歷程與實踐
|
李蕙如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2014-10-27T13:34:24Z |
「同理反應情境式量表」之編製與信放度檢驗
|
程景琳 廖小雯; Ching-Ling Cheng Hsiao-Wen Liao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2014-12-02T06:39:05Z |
「同理反應情境式量表」之編製與信效度檢驗
|
程景琳; 廖小雯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
2005 |
「同異」格之辨析
|
魏聰祺;Tsung-Chi Wei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
2007-07 |
「同異詞」在作文中的運用
|
張春榮 |
中國文化大學 |
2006-10 |
「同盟會成立時知識份子對孫中山態度的轉折」
|
邵宗海;白中琫 |
高雄醫學大學 |
2011 |
「同盟破裂與修復」之案例分析
|
張娟鳳;陳偉婷;白鴻章;文榮光 |
中國醫藥大學 |
2010-04-15 |
「同窗小太陽」生命教育宣導活動
|
李家蓀 |
淡江大學 |
2018-11 |
「同行に侍りける上人」と「ともなる入道」、そして西住のゆくえ
|
蔡佩青 |
臺北市立大學 |
2011-12 |
「同行異字」說簡議
|
吳俊德 |
國立交通大學 |
2014-12-13T10:50:25Z |
「同調反史托克拉曼散射」光譜成像技術開發及其於臨床醫學之應用
|
廖奕翰; Liau Ian |
國立交通大學 |
2014-12-12T01:17:14Z |
「同調反史托克拉曼散射顯微技術」應用於脂肪肝組織成像
|
陳宏哲; Hung-Che Chen; 廖奕翰; Ian Liau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2010 |
「同題複寫」傳統中的臺灣賦---以清代為考察範圍
|
游適宏 |
國立政治大學 |
2012-04 |
「名」是否應當屬於「心不相應行法」? 經量部與有部毘婆沙師對於「名」的爭論初探
|
耿晴; Keng, Ching |
臺大學術典藏 |
2012 |
「名」是否應當屬於「心不相應行法」? 經量部與有部毘婆沙師對於「名」的爭論初探
|
CHING KENG |
國立政治大學 |
1990-02 |
「名」與「實」宜相稱--評《文學批評指向》
|
張雙英 |
國立東華大學 |
1990-02 |
「名」與「實」宜相符--評「文學批評指向」
|
張雙英 |
國立政治大學 |
2007 |
「名人政治」的新聞框架-馬英九不同從政時期新聞報導之比較
|
邱宜儀; Chiu,Yi-Yi |